国际大咖看二十大:为世界提供亟需的稳定性******
中新网10月18日电 如何看待“中国式现代化”?中共二十大释放出事关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何种信号?为什么说中共二十大将提供当今世界所亟需的确定性和稳定性?中国新闻网特别策划“国际大咖眼中的中共二十大”,传递国际社会对正在举行的中共二十大的精彩评论——
![](http://i2.chinanews.com.cn/simg/cmshd/2022/10/18/8c85de02ed8d4e8681165363cf2a1f23.jpg)
![](http://i2.chinanews.com.cn/simg/cmshd/2022/10/18/3a0b33624a3a4fc0bd78d4d4133970f0.jpg)
![](http://i2.chinanews.com.cn/simg/cmshd/2022/10/18/ea6ab081061f4e7d9843227f884fbdc6.jpg)
![](http://i2.chinanews.com.cn/simg/cmshd/2022/10/18/803ef34d44bc4c1c948dac205ca94f98.jpg)
![](http://i2.chinanews.com.cn/simg/cmshd/2022/10/18/76ac25a8611e49149257864b02f41ee9.jpg)
记者:彭大伟 陈天浩 吴辛茹 韦香惠
编辑:彭大伟
设计:王颖
内蒙古发现一处距今6000多年前仰韶文化遗址******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文化旅游体育局获悉,近日,考古人员在察哈尔右翼中旗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,经专家初步确认,该遗址为距今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新石器时代遗迹。这是该地区第二次发现此类型新石器时代遗址。 图为遗址地表发现的石刀。(受访者供图) 新发现的遗址位于察哈尔右翼中旗库伦苏木。据了解,当地牧民在路过此地时发现一片荒地,寸草不生,地表上还散布着一些零散的、形状奇特的石器。 随后,考古人员对此处进行调查发现,该遗址地表上有大量的砍砸器、石磨板、石刀等石器,有的石器形状比较完整,还有一些贝壳类和陶器的碎片。专家初步确认,该遗址属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新石器时代遗迹。 察哈尔右翼中旗文化与旅游局文物管理所所长刘雪峰介绍,这些新的发现对研究内蒙古中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,探索仰韶文化的不同地方类型提供了丰富的考古资料。 记者:勿日汗、哈丽娜 乐发lv地图 |